博士研究
1. 总则
1.1
本博士后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范了俄罗斯卫生部联邦国立高等教育机构“库班国立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大学”)博士后科研人员培养的程序,并规定了大学科研教学人员派遣至接收单位博士后培养的相关规则。
1.2
本条例依据以下文件制定:
- 俄罗斯联邦2012年12月29日第273-ФЗ号《俄罗斯联邦教育法》;
- 俄罗斯联邦政府2014年4月4日第267号《博士后条例》;
- 大学章程及其他内部规范性文件。
1.3
接收单位为实施博士学位论文准备工作的高等教育机构、继续教育机构或科研机构。
1.4
派遣单位为其科研人员被派往接收单位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准备的高等教育机构、继续教育机构或科研机构。
2. 大学员工博士后派遣规则
2.1. 博士后候选人要求
2.1.1
博士后可由在大学从事教学和(或)科研工作的科研教学人员(以下简称“员工”)派遣。
2.1.2
员工须具备:
- 候选科学学位,或俄罗斯联邦认可的外国相应学位,持有者享有同等的学术及专业权利;
- 不少于5年的教学和(或)科研工作经历;
- 至少1年大学内部工作经历;
- 具备由同行评审学术期刊发表的科研成果或相关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选育成果、软件登记证明等所认证的科研成果清单;
- 博士学位论文准备计划。
2.2. 博士后派遣程序
2.2.1
博士学位论文准备应在符合以下条件的接收单位进行:
- 设有针对候选科学学位和博士科学学位的学位评审委员会,涵盖该科研专业的学科目录,且符合俄罗斯教育科学部规定;
- 为博士后提供进行科研的条件,包括图书馆、信息资源、实验设备及其他资源的使用权;
- 设有管理组织机构,按照博士后个性化计划管理论文准备过程,提供咨询及相关服务;
- 在所承担的科研任务或合同中包含与论文主题相符的科研、技术开发、实验设计和技术工作,或相应研究资助合同。
2.2.2
博士后派遣依据员工提交的申请, 并附符合2.1.2条款要求的证明材料。
2.2.3
员工申请需提交至大学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以形成是否推荐该员工作为博士后准备论文人选的意见。
推荐意见须通过公开投票由半数以上委员确认,并由会议记录摘录形成。科学管理部门据此准备向接收单位派遣的批准命令草案。
2.2.4
大学学术委员会有权向校长推荐在大学内进行博士后科研,条件包括:
- 符合2.2.1条款接收单位条件;
- 大学已按3.5条款规定组织竞争性选拔。
推荐意见同样需通过公开投票半数以上确认,形成会议记录摘录,作为校长批准并附属指定科室的依据。
2.2.5
校长应在收到申请后三个月内作出派遣决定,并考虑学术委员会的意见。
2.2.6
校方应于作出派遣决定十个工作日内向接收单位提交:
- 由校方向接收单位申请该员工参与竞争性选拔的函件;
- 证明候选人符合2.1.2条件的相关材料;
- 由校长签署并加盖校章的科研成果清单。
2.3. 博士后每月津贴的数额和支付程序
2.3.1
大学向博士后发放的每月津贴金额等同于最低工资标准的1倍。
2.3.2
如博士后在派遣期间继续履行大学职务,则津贴为工资之外的额外补助。
2.3.3
若派遣导致博士后无法履行工作职责,经申请后,可给予无薪假期。
2.3.4
津贴按工资支付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发放。
2.3.5
员工离职时,津贴支付自动终止。
3. 大学博士后论文准备程序
3.1
大学可作为接收单位开展博士后论文准备,条件包括:
- 设有对应学科的候选和博士学位评审委员会,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科研专业目录;
- 为博士后提供科研条件,如图书馆、信息资源、实验设备等;
- 提供个性化论文准备计划管理和相关咨询服务;
- 在政府下达的任务中包含相关研究工作或签订相应合同,与派遣单位合作或研究资助合同,且研究主题与论文方向一致。
3.2
申请入读大学博士后的人员须具备:
- 候选科学学位或外国认可的同等学位;
- 不少于5年的教学及(或)科研工作经验;
- 至少1年的派遣单位工作经历;
- 经派遣单位认证的科研成果清单;
- 博士论文准备计划。
3.3
大学通过媒体发布招生信息,提供可开展博士后科研的课题,符合3.1条款规定的合同要求,并在官方网站公布信息,组织竞争性选拔。
3.4
大学自主决定:
- 选拔时间和程序;
- 公告的发布时机和方式;
- 科研和论文准备条件;
- 招收博士后人数。
3.5
设立由校长批准组成的博士后录取和选拔委员会。委员会由教学及科研人员组成,包括主任、副主任及秘书。校长任主任,副校长主管科研工作任副主任。
3.6
参与选拔的申请者须提交派遣单位函件及以下材料:
- 致校长的选拔申请;
- 候选科学学位证书复印件;
- 派遣单位认证的科研成果清单;
- 论文准备计划;
- 记录教学及科研经历的劳动证摘录;
- 工作单位认证的申请表;
- 两张3x4厘米照片;
- 身份证明文件(护照等)。
3.7
选拔委员会根据选拔结果确定拟录取博士后候选人。
博士后候选人须拥有高水平科研成果(收录于俄罗斯学术委员会录刊、国际索引数据库Scopus和Web of Science发表的论文、专著、专利及其他科研成果),且计划论文进展不少于50%。
3.8
如多人竞争同一博士后名额,优先考虑:
- 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主题论文数量;
- 相关专利或发明数量;
- 在专业会议展示科研成果;
- 参加科研项目、获奖及其它学术活跃度。
3.9
选拔结束后,大学出具博士后培养可行性意见。
3.10
博士论文准备期限最长为3年,合同可另行约定较短期限。
3.11
博士论文准备依据大学、派遣单位及博士后三方签订的合同进行。
若博士后为大学员工,则合同由大学与博士后本人签署。
3.12
合同应包含:
- 论文主题及科研专业;
- 科研实施条件;
- 论文准备期限;
- 各方财务责任;
- 合同解除条件及程序;
- 其他符合法律法规的条款。
3.13
大学承担为博士论文准备提供必要条件的费用。
3.14
大学可为博士后指定博士学位的科研指导教师。
科研指导教师酬劳按每位博士后每年50小时计算。
3.15
合同签订后,大学学术委员会批准博士后个性化培养计划,须经科研指导教师(如有)同意。
3.16
大学为博士后掌握最新科研方法、研究方法论及学术交流技巧创造必要条件。
3.17
每年博士后入学满两个月内,所在学科举行考核会议,含科研指导教师参与,形成考核会议记录并存入博士后档案。
3.18
中央问题委员会每年对博士后完成个性化计划情况进行听取,大学学术委员会批准听取结果及出具结论,供派遣单位备案。
3.19
博士后提交论文后,大学须在一个月内依据2013年9月24日政府第842号《学位授予程序条例》第16条出具结论,并向派遣单位提交结论副本。
4. 博士后在大学论文准备期间的权利和义务
4.1
博士后享有以下权利:
- 使用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实验设备及其他资源;
- 参与大学的科研项目,围绕论文主题;
- 依法享有合同规定的其他权利。
4.2
博士后派遣后,保留其原工作岗位的权利,包括职称评定等权利。
4.3
博士后应履行以下义务:
- 按照个性化培养计划开展科研和论文准备;
- 按时完成个性化培养计划;
- 每年向中央问题委员会报告个性化计划执行情况;
- 履行合同规定的其他义务。
审批:
科研副校长
教授
А.Н. Редько
科研管理处主任
教授
И.Л. Чередник
博士后及研究生办公室主任
А.А. Кушнерева
附录 1. 博士后派遣申请书格式
致
俄罗斯卫生部库班国立医科大学校长
С.Н. Алексеенк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全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部门)
申请书
敬请批准派遣本人进行医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准备,进入博士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收单位全称)
获得候选科学学位年份 ________
教学科研工作经历 ________年
科研工作经历 ________年
在库班国立医科大学工作年限 ________年
拟进行论文准备的科研专业名称及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
博士后准备期限 ________年(不超过3年)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 20___年
________________
(签名)
附录 2. 博士论文准备计划
论文题目 | |
执行人: | |
姓名 | |
工作单位及职务 | |
科学学位 | |
学术职称 | |
候选学位论文答辩年份 | |
候选学位论文题目 | |
候选学位论文科研专业 | |
毕业所获专业(依据实习、临床培训、继续教育证书等) | |
论文完成期限: | |
科研专业: | |
论文题目意义 | |
研究目的 | |
研究任务 | |
研究现象 | |
研究对象 | |
研究方法 | |
使用工具 | |
实际意义 | |
研究地点 | |
科研创新点 | |
年度研究阶段 | |
预期结果 | |
论文主题符合科研专业说明 | |
应用领域 | |
推广建议 | |
推广形式 | |
推广层级 | |
推广地点 | |
推广步骤 | |
预计医社效益 |